法制前沿

八旬老人举报短剧培训骗局:暴利幻影下的“银发收割”

2025-07-04 18:58:12 西部法治在线

2025年6月30日,81岁的马某向本网提交长达20页的举报材料,揭开了火爆全国的短剧培训产业链黑幕。这份由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和假合同构成的证据链,折射出新兴产业风口下的灰色地带。

三天免费课背后的转卖链条

5月6日,马某收到短视频平台一位网名叫“美丽”的传来“零门槛短剧致富”广告,按照“美丽”提示刷二维码报名,听名为王宇(北京汇星恒诺网络科技)的导师做三天免费培训课。在听课期间,王宇先后展示15段虚构的“学员培训挣大钱的视频”,并引导228名群学员签署价值4880元的授权协议。当马某因耳聋要求退费时,却被转介至另一名老师刘成)巨龙视觉文化传媒,而该公司登记地址查无实处)。


111.jpg

骗子团伙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机构形成“培训-转单-失联”的标准化操作:北京汇星恒诺等空壳公司负责前端获客,虚构师资背景的中介抽取佣金,最终由无资质机构完成收割。某离职课程顾问透露:“超过65岁客户单独标注,这类人群投诉率低、维权能力弱。”


222.jpg

骗子的承诺

精心设计的法律防火墙

马某签订的电子合同存在多重法律规避设计:签约方“北京汇星恒诺网络科技”未在工商系统登记,电子公章经鉴定系PS合成。合同中“持续性陪跑服务”条款,被设置为需激活虚拟账号方可履行——而228名同期学员中,无一人成功激活该功能。


333.jpg

吹嘘短剧推广者年收入30万


给马某的电子合同中,没有甲方王宇的签名,马某乙方签名不显示,也没有正式的收款收据和税务发票,显然是无效合同、诈骗合同。


444.jpg


这种通过拆分服务主体、虚构履约条件的手法,与四川省消委会通报的培训贷骗局高度相似。法律专家指出,骗子故意将民事合同纠纷与刑事诈骗的边界模糊化,致使受骗老人陷入“报案难、立案难”困境。


银发族成精准狩猎目标

在记者获取的某机构内部培训资料中,明确将目标客户画像定位为“50-70岁有空闲资金女性”。授课群实行严格信息管控:禁止学员互加好友,所有素材均设置24小时焚毁模式。某受害者提供的课程截图显示,所谓“独家短剧素材库”实为盗版影视片段,标注水印与抖音官方声明冲突。


这种精准收割模式与台州小李遭遇的骗局形成闭环:老年人被免费课吸引,宝妈群体困于“带娃赚钱”话术,大学生则陷入培训贷漩涡。中国政法大学反诈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25年二季度短剧类诈骗中,55岁以上受害者占比达41.7%。


万亿风口下的监管困局

尽管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但行业发展正陷入“生长痛”。北京某合规短剧平台负责人坦言:“每天需拦截上百个盗版素材账号,但培训机构的虚假授权文件肉眼难辨真伪。”


截至发稿,这场以“新媒体创业”为名的围猎,还在全国蔓延,继续招生培训。对此现象,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应受访者要求,马某为化名)


后续:截止7月4日下午5时有一名自称短信培训后台的人来电称:培训导师王宇、刘成被开除了,要求删帖被记者严厉拒绝!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崆 峒 高 地——大秦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