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成长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
2018年以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增长,互联网对未成年群体渗透的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报告显示,小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5.0%,28.2%的小学生在上学前就已经接触互联网。未成年群体社会经历不足,网络素养和上网习惯正处于形成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影响。在网民低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有效地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显得愈加重要而紧迫。
为未成年人构筑清朗网络生态,需持续改善网络安全环境。近年来,一系列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的新风险新隐患不容忽视。与2020年相比,去年未成年网民中遭遇网上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的比例有所升高;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未成年网民、家长和近八成教师对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新型上网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感到担心……针对形式多变、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推出创新举措,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才能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网上权益。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互联网平台责无旁贷。视频、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质量会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产生直接影响。不止网络音视频平台,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社交等网络平台,都应切实发挥青少年模式对不良及消极负面信息的阻断作用,强化相关内容审核,对未成年人参与网上娱乐活动时间进行“总量控制”,更好履行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的社会责任。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能力,是激发互联网正向价值的必然要求。报告显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超九成家长和教师对未成年人开展相关教育,但仍有20.0%未成年网民表示上网过程没有考虑过网络安全防范问题。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未成年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引导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言行、防范网络社交风险。不仅如此,在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超过城镇的背景下,还需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网络常识、网络技能、网络规范、网络安全等方面教育,弥合城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鸿沟”。
互联网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未成年人是互联网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规范未成年人校内上网管理,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定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05 版)
时间:3月10日9时简介:3月10日(星期日)上...[详细]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陈燕)2月3日,陕...[详细]
人民法制报河南讯(本报杨斌周印/图通...[详细]
女兵是世界各国阅兵式上的“靓丽风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