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天地

民法典实施100天,13万判决里的“秘密”

2021-06-01 16:50:20 法制网舆情中心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定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施行至今已逾百天,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超过13万判决援引民法典相关条文,微博中“民法典”相关话题阅读量超百亿。那么援引民法典的判决都是些什么案件?大家对民法典的讨论又集中在哪些方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假设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案”?


                                                                1


      被告家小孩从35楼扔下一个矿泉水瓶,致使原告七旬阿婆受惊摔倒,造成十级伤残。

图片

         A.扔下的矿泉水瓶和阿婆受伤未必有直接关系,小孩应受教育,无须赔偿

         B.小孩应依法承担相关责任,赔偿相应损失费和精神抚慰金

        点击空白处并滑动,查看完整答案

         B

        释:民法典1254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最终法院宣判被告支付各项损失以及精神抚慰金总数9万余元。



                                                       2


       原告与被告自发参加羽毛球比赛,比赛过程中,被告不慎击中原告右眼。原告认为被告存在重大过失,即便不存在,也应适用公平责任分担损失。

图片

        A.双方自甘冒险参赛,被告并非故意伤害,因此无过

        B.虽然被告不是故意伤害,但适用公平责任分担损失

         点击空白处并滑动,查看完整答案

        A

        释:民法典1186条规定,公平原则的适用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情形。“自甘冒险”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正式确立的新规则,1176条给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文体类活动。


                                                                            3

       李某怀孕后与江某登记结婚。不久后,江某坦白其已身患艾滋病数年且长期服药。虽然江某坚称自己的病已不在传染期内,且李某确实未被传染,但李某仍旧决定终止妊娠并要求撤销婚姻。(注:撤销婚姻关系是指婚姻无效,并非离婚。)

图片

       A.艾滋病不属于导致婚姻无效的疾病,不符合撤销情形

       B.江某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李某有权撤销婚姻

        点击空白处并滑动,查看完整答案

       B

       释:民法典1053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 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故法院依法判决撤销原被告的婚姻关系。


        答对了几道呢?


       民法典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条条看似“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背后,实际上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如此,民法典成为了微博上的热门讨论话题之一。


       自2020年5月民法典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后,微博热搜中与民法典相关的热搜词条有34个,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亿。我们整理了十个相关的热议话题,其中阅读量和讨论数反映了该议题的影响范围。


图片


        民法典诞生和施行的话题阅读量在微博热搜榜单上名列前茅,从民法典的起草到正式通过,民法典的诞生不仅铭刻在史册里,也牢牢印在我们的心中。


        从整体来看,34个热搜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类:对民法典新增内容的讨论民法典的应用案例和对生活的影响民法典的亮点和趣味讲解等普法内容民法典的诞生、施行等重要时间进程。这与热搜榜单阅读量前十的话题分类大致相仿。


        微指数是衡量关键词在微博上的传播互动效果、热议情况的重要指标,从近3个月的微指数来看,热度小高峰出现在2月17日、3月3日和4月4日附近。结合相关热搜话题,分别对应着“#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否自己保管#”“#如何取名民法典自有规定#”“#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张哲瀚被粉丝送民法典#”四个热搜话题。


图片


        让网民们争执不休的,往往已经超越法律本身,上升到了情感层面。网民在讨论这些话题时,很难将法律和情感完全割裂。于是,谈离婚冷静期的提起了家暴出轨,谈孩子压岁钱的讲起了人情世故。由此可以看出民法典编纂之难,难在用法律调整公民的私生活,难在公道人心的法理拿捏,它既要回应民众生活的需要,也要体察并护持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心理认同。


       被热议的特殊情况只是沧海一粟,自民法典正式实施以来,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有超过13万起判决援引民法典条文,这些实际发生的案件和被热议的情形是否一致?答案隐藏在裁判文书里。


       93.6%的案件由基层法院审理宣判,这说明民法典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相当亮眼。


图片


       按照行政区域对援引民法典的裁判文本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河南省判决数量最多,高达15449起,其次是浙江、山东、湖南,这些省份判决数量多可能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另外,在判决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多数省份位于南方,可能与经济发展及法律意识有关。


图片


从判决类型来看,98.3%的判决是民事案件,主要牵扯到财产权益、侵权行为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


图片


       民事判决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合同”,这个词不仅在微博热议上无迹可寻,就连新闻报道中也较少提及。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合同”打交道。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表示,“订合同就是和民法打交道”,比如点外卖、使用手机APP,这些活动都是在“订合同”。


       综合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大都围绕经济问题展开,无论合同、利率还是借贷、违约金,都离不开金钱。看来在现实生活应用中,民法典处理的更多是经济利益纠纷,而非微博上热议的情感议题。


       与经济合同纠纷相比,微博热议的“离婚冷静期”在实际判决中出现极少,即便如此,相关新闻报道援引数据指出,多地仍有近五成的夫妻在离婚冷静期撤回申请,可见离婚冷静期成效明显。


       105天,132844起判决,平均每天判决超过千起案件。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民法典的普遍应用,是民法典的“润物无声”。从草案到成形,从编纂到施行,民法典经过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也许它还不够“完美”,但从经济纠纷到情感议题,民法典一直在努力为我们保驾护航。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联合出品

策划:付萌 陈锐

统筹:陈锐 孙逸轩

制作:徐昭 郭正一 孙逸轩


上一条:小孩不慎坠湖 检察干警水中救人

下一条:从“秦岭蜂蜜最太白”看检察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