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

秋粮丰收在望,筑牢大国粮仓

2022-11-04 11:36: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中国饭碗”必将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东北黑土地上稻谷飘香,种植户远程操控无人收割机,实现收获、卸粮等一条龙作业;黄淮海平原,玉米大豆一田双收,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希望的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31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1.91亿亩、完成91.2%。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5%左右。从秋粮情况看,全年粮食产量能够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不误农时抢收秋粮,将筑牢大国粮仓,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我们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推动夏粮增产28.7亿斤、早稻增产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相关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南方“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积极发展再生稻,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稳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辛勤耕耘,丰收一季接一季。10年来,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根基稳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放松。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粮食是产出来的,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已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超过9亿亩,小麦、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5%,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今年“三秋”期间,各地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000万台(套),为完成秋粮生产提供了坚实机械化支撑。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更多现代生产要素不断向田野集聚,才能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

  发展粮食生产,主体是种粮农民。好政策进村下田,稳口粮底气更足。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超常超强的力度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一系列好政策稳预期、增效益,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尽快建立完整系统、支撑有力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才能更好促进种粮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喜看稻菽千重浪。秋粮有望再获丰收,有力检验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中国饭碗”必将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4日 05 版)


上一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条: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展现大国担当